来源:朱子琪 | 日期:2019-03-08 | 浏览量:5296 |
本文引用儒释道三家先贤们的内心精神境界状态,并通过霍金斯能量层级理论,指出人类幸福的源泉与道路。 关键词:幸福;儒释道;能量层级 从古至今,人类无不追求幸福,思想家、科学家以其努力带领人们认识自我与世界,工程师、艺术家以其努力为人们带来种种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幸福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人们对其如此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又为何有那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不幸?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追求幸福? 本文尝试以古今中外的种种理论思想来解读幸福的源泉,并指出现代生活中,我们追求幸福的正确方法。 1 幸福在内心,不在外物 金钱、名车、豪宅这些物质财富,几乎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衡量一个人价值与幸福的标准,人们都在苦苦地追求着它们。且不说人们对这些物质财富在求不得的时候所带来的痛苦,即便是最终得到了,这些东西又能给世人带来多大的幸福感呢? 众所周知,日本是全世界最发达、最现代化以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以不丹的贫困而言,其基础建设与物质财富都不能与日本相提并论,据IMF2015年世界各国人均GDP统计,日本人均GDP高达32486美元,而不丹只有区区2843美元,连日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据2015年Wikipedia,ウィキペディア以及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对世界各国的统计,不丹的国民自杀率也远低于日本。 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相比较也是如此。我们身边总会有某些让自己羡慕不已的成功者,在人生最巅峰之时草草地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而在我们看来,很多不富有的人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爽朗的笑容。据此我们不由得反思,幸福究竟来自于何处,我们所追求的物质财富,是否真的能给人带来渴望已久的幸福。 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 可以知道,贫穷是外在,不是内在,而潦倒才是内在的,同样,物质财富充足只能叫做富有,而不能叫做幸福,只有内心的富足才能称之为幸福。
2 心越净越宽,越幸福 现代人既幸运又不幸,幸运在于很多人基本没有衣食之忧,不幸在于很多人在温饱无忧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动力,开始变得茫然与无所适从。有的人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幸福,于是不少人开始迷恋上了赌博、吸毒等由强烈的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快感,可其结果不仅使得自己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更是与幸福之道愈走愈远。 归根结底,这都因为自己的内心不净而造成的。 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对于一般人而言,为所欲为不仅害人害己,也对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对于孔子而言,却能不超出规矩,这是一颗没有一丝污垢的圣贤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人者所具备的赤子之心。 拥有这样一颗心的人,必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人,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必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人。试问这样的人,怎会整日无所事事,虚掷光阴? 现代人压力太大,考学、工作、婚姻、养老等等使得人们透不过气, 甚至有些人为了逃避这些压力而选择了自尽。其实,这都是由心量太窄所导致的。年仅十二岁的王阳明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像你爹一样。读书登第是也。” 王阳明道:“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第。” 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做圣贤!” 试问拥有这样一颗做圣贤之心的人,岂会为了蝇角之利而苦苦追寻,岂会为了考试落榜而颓废自弃,岂会为了事业不顺而结束生命? 心多宽,路就有多宽,心多净,世界就有多净,心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3 寻求幸福的方法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内心杂乱焦虑的时候,听一段古典优美的音乐、看几篇古圣先贤所写的文章,内心的焦躁不安就会锐减,从而被一种平静喜悦的状态所代替。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博士,运用人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经过二十年长期的临床实验与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指数,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而有强弱的起伏。 霍金斯博士把人的意识映射到1-1000的范围,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 赫兹)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200到1000之间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 霍金斯博士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能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邪念会导致最低的频率,从而削弱自己。渐高依次是恶念、冷漠、痛悔、害怕与焦虑、渴求、生气与怨恨、傲慢,这些全都对人有害。信任在250,属于中性,再往上的频率依次是温和、乐观、宽容、理智和理解、关爱和尊敬、高兴和安详。平静和喜悦在600,开悟(启蒙)在700-1000。 按照这一理论,越幸福的人能量层级就越高。多与高能级的人待在一起,多阅读高能级的书籍和多做高能级的行为,而这些高能级的人与书就是指圣贤与其著作,高能级的行为指的就是布施、助人、利他等善行。当达到最高的开悟状态后,将不再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分离感,不再有“我”的执着,其精神状态的富足,将不再是任何物质财富所能比拟的。
4 幸福教育,比分数教育更重要 当代教育,除了教育学生考高分、上名校、找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因为一个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以幸福为方向去追寻的,但如果没有正确的三观与价值取向,拥有的财富越多,其精神世界就越贫乏,离幸福反而越行越远。 一个孩子能门门功课拿满分,却从未对自己的父母和颜悦色;一个学生能考上世界名校,却从不知道什么叫做尊师重道;一个青年能赚百万年薪,却对别人的理想与志气嗤之以鼻,这样的教育未免令人堪忧。 是什么让原本贵为王子的佛陀舍弃世间的名闻利养而出家修行?是解救众生出离轮回苦海的菩提心,是引导众生离苦得乐的责任与担当,是教导众生进入成佛境界的大慈大悲之愿。多数的现代人或许很难达到圣贤的精神高度,也做不到辞亲出家,一心修行,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不断提升内心的境界。 万般皆下品,唯有利他高,了知自己为何而活、如何去活,也必定能够不负此生,得到那份本属于自己内心的幸福。 - END -
注:原文标题为《幸福之源》,内容略有删改。
|
|
上一篇:佛不只度老年人,年轻人也是众生 | 下一篇:实现“帕累托最优”,菩提心是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