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五论论文 | 日期:2023-06-10 | 浏览量:1025 |
若未经观察,我们会毫无疑问地认为自他有情以及这个世界实实在在存在着。但是如果仔细去寻找,我到底在哪里呢?如果手上没有我,那么把手去掉,脚上没有我,就把脚去掉……这样在身体的各部分上都找不到我的存在,然后也自然能发现,集合在一起的这个身体也不过是假立的我。 同样,以此去观察外境世界,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到:“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春日明媚,刚欣赏完杨柳青青,而秋风萧瑟,又见到菊花已黄。又诸如江河湖海的涌流、沧海桑田的变迁……一切都是刹那变化的缘起法,只不过是我们心的迷乱显现罢了。
01
科学对于宇宙世界的认识 《俱舍论自释》中说:“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一大千。” 而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似乎更进一步证实了佛教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学家们首次算出了在我们的银河系,至少有88亿个像我们地球这样大小、温度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不过这个数据还不是最终的数据,科学家们猜测在银河系,有大约2000亿个星球,其中有400亿到500亿个星球与地球相似。而天文学家们说,这次计算得出88亿个类地行星的数字,才仅仅是个开始。 对于世界形成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的猜想是源于宇宙大爆炸,并由此而形成了无数的星球。不过佛教内道观点与此不同,认为器世界的形成是由众生的业力所成,如在《俱舍论》第四分别业品中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 接下来进行详细分析。
02 佛教的世界观 按照不同宗派的观点,佛教的世界观可按小乘有部宗、大乘唯识宗、大乘中观宗分列如下:1.小乘有部宗眼中的世界 佛陀是正遍知,对整个世界无所不知,我们先看看佛眼里的世界有多大,《大方广佛华严经•寿量品》讲到说:“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华无敷佛刹。为一日一夜。……难超过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世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月智佛刹。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一。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俱舍论》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乃由众生的业力形成,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生命则以六种不同的形式遍及于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每个小世界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各存在二十个中劫,最后由七火一水一风而毁灭,这样的一次循环称为一个大劫。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指一个大千世界,即相当于十亿个四洲乃至梵天世界。因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能被火或水或风同时毁灭,并于最初形成时也是同时产生,由一体性而得名。 地、水、火、风被称为四大种,依靠此四大种“硬湿暖动”等特性及执持、聚合等作用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物质,并能周遍一切物质的每一个微尘。按小乘有部宗观点所言,四大所组成的物质世界,其最小单位即是无分微尘(即没有方向、不可再分的最小微尘)。无分微尘和无分微尘之间互不接触而存在,并且依靠引力才没有东离西散,组成各种各样的物质。小乘认为最小的无分微尘是真实存在的,否则世界就无法存在。 在此基础上,再对世界由无分微尘构成的见解进行串习,就可以打破对一切粗大色法的实有执著。由此认知我们身边的房屋、汽车、美食、衣服等一切物质……乃至整个三千世界都仅仅是由无分微尘构成而已,就不会再产生贪心、嗔心、痴心,不会去造杀、盗、淫、妄等恶业,内心的烦恼自然会随之消失。 通过对世界由无分微尘组成这一定解不断串习,小乘行者可以逐渐断除对人我的执著以及对万法粗大的执著,是止息烦恼、脱离轮回的法门。 2.唯识宗眼中的世界 众生因为无明产生烦恼,烦恼又引发业,从而也就出现了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器情世界。通过我们善心、恶心的起现和力量的大小,产生了苦、乐、舍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外器世界。《俱舍论》中说“善业之果为善等”,由善心造善业感得三善趣的快乐,以恶心造业感受三恶趣的痛苦。 因心识的善、恶状态不同,所显现出来的世界也不尽相同。《辨法法性论》中说:“实无而现教,以是为虚妄,彼一切无义,惟计故分别。”所有的器世界并非实有存在,而是刹那生灭的本性,于三时之中去寻找也找不到一个有实法,因为完全是虚幻之想的缘故。一切虚幻的世界无有真实的意义,全部是心的计度分别念而已,除了心之外再无他法存在。 比如一杯水,在我们眼前可以用来解除口渴,补充水分。但是在地狱众生面前却是燃烧的铁汁,阎罗狱卒将其强行灌入口中,使他产生强烈的痛苦,身体也随之烧烂,痛不欲生。同是这杯水,天人眼里是甜美的甘露,喝了让人身心愉悦,还有起死回生之妙用;饿鬼看到则是脓血,恶臭难闻、难以下咽。 同一杯水出现了铁汁、甘露、脓血等不同形象,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呢?都是幻觉,如同梦中人一会儿梦到地狱饮铁汁,一会儿又梦到在天界饮用甘露。铁汁、甘露并没有真实存在过,只是梦里的幻影。 同样,我们认为:城市、别墅、汽车都是实实在在的,并每天为了它们不停追求、奔波奋斗。但在小乘行者眼里,世界由极微构成,根本没有任何可爱之处值得我们追寻。在有修量的唯识师眼前,世界只是梦幻泡影,没有丝毫实质可言。 印度圣者寂天菩萨所著的《入菩萨行论》中说到:“凡庸世间者,瑜伽世所害,彼亦由慧别,以诸上上害。”这里面明确指出,因为有境智慧的不同,瑜伽师现量所见的世界并非为凡庸世间者所见,智慧不同之故。 凡夫人依靠眼、耳、鼻、舌、身五根取五境,依第六识非理作意而认为世界实有存在。小乘行人打破了世人粗大的执着,但还对无分微尘有执著,虽然他们的世界观超越了世间人;但通过进一步观察,唯识宗的观点则较小乘更胜一筹。 在《量理宝藏论》中讲到,唯识宗主要通过明知因和俱缘定因两大推理,即可彻底证实外境无非是心识的体相,由此便可从纷繁复杂的外境显现中解脱出来。通过这两个推理,可以了知一切万法决定是心之所现,从而消除对于外境的粗大和细微的执著,也能打破美丑、善恶等二元对立的分别心,了知外境唯心所现。因此,可以说以染污心为因,产生不同世界为果,这之间的因果关系紧密相连。如果外境器世界与心无关,是别别他体之法,那就不应该出现同一个地方。佛的面前是清净刹土,凡夫眼前是沙石瓦砾的大地。 现代人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与远古时的生存环境不可同日而语,究其根源不外乎是人类内心烦恼深重的缘故。古时候,人们的贪、嗔、痴习气少,人人内心尊师敬道,少欲知足。外器世界也是山青水绿,河水甘甜清澈,处处鸟语花香,人与动物之间和睦相处,互不伤害。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环境,很多茂盛的草原和森林可供它们栖息,可以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现在的地球环境则每况愈下。水不能直接饮用,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冬天出门要戴口罩,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足以使人生病。很多动物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濒临灭绝,森林逐年消失,被一幢幢钢筋水泥的建筑物所代替。人与人之间充满冷漠和怀疑,烦恼日益增多,内心的幸福感越来越少。 现在的世界染污状态严重,处处都有人在造作杀、盗、淫、妄,内心无有满足之时,生活的压力很大,很少看到有人露出会心的笑容。因此,人类只有从内心减少贪、嗔、痴三毒,奉行十善业道,才有希望改造世界,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3.中观宗眼中的世界 虽然唯识师认为“一切唯心所现”,但若进一步观察,实有的心识也无法安立。大乘中观宗认为,不但构成世间的极微无法成实存在,能够显现万法的心识也并非实有。世界本身即是虚幻,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在胜义谛中了不可得。 极微为什么无法成实存在呢?如果有一个实有的无分微尘存在,可以用六个相同的无分微尘从上下、前后、左右共同环绕中间的无分微尘(以构成粗大的物质)。但由于与上下等六方相对,说明中间的无分微尘至少可以再分为六分,此时即失毁了极微的意义,无法成立真正的无分微尘。若无方分则每个相互接触的极微又会遍体相融,因无有方分之故。同时也无法组成粗大的物质,那须弥山也可以融入一粒芥子了。所以由极微组成的世界并非实有存在。 如果从时间上进行观察,无分刹那也不存在。因为,如果无分刹那存在,也可以无穷尽地分下去。虽然理论上如此,但实际在名言中也有穷尽之时,否则无法假立最小的时间单位。但若细微观察,并没有一刹那实有的心识驻留过世间。因此心和心所也是刹那生灭的自性。《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这个道理。
03
三千大千世界根本不存在
1.科学依据 虽然世人眼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世界,但它们并不是实有存在。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物质即能量,物质非实体。普朗克量子论E=hv(E代表能量:h代表量子,常数:v代表振动频率),如看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运动。佛陀在2500年前就指出,诸行无常。即一切事物无时无刻都在迁流变化,刹那生灭,无有一个是恒常不变的物质。 近代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说明:物质就是能量。量子力学已经证实,所有粒子最后可以变成波,波就是物质的本性。也有科学家说:真空当中有零点能,零点能才是世界的基础。当代理论物理学的前沿至此就进入到物质自体本空的境界,跟圣者们入禅定时的慧观所得、佛陀智慧所实证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逐渐趋近了。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也是无中生有,与做梦时无别,正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研究也证明:善心的能量级别高,如平和、喜悦、爱、开悟等;恶心的能量级别低,如骄傲、愤怒、欲望、恐惧、悲伤等。能量低的人,身体会出现慢性病或者重病,最低的会面临死亡。 霍金斯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能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改变身体中的粒子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通过这些实验,不难理解如果我们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时,我们的世界呈现出来的也是快乐、清静的天人世界;当我们心生贪、嗔、痴时,世界也变成了地狱、饿鬼、旁生的世界。所以正如佛陀所说,想要得到快乐就应奉行十种善业,断除十种恶业。 2.佛教中的依据无论按照上述所言中,小乘有部宗所承许的极微成实存在的观点,还是三界唯识,或者极致而言,如中观宗一样犀利的观察、破斥。我们眼中的世界都并非如我们耽著一般实实在在地存在。 虽然心识并非实有,但中观宗随顺世间名言,暂时也承许:三千大千世界在众生如幻的心识前如梦如幻地显现。因此,心清净与染污的程度决定了世界的形象。 不管现在的修行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自己的内心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没有了知世界的真实面目,就会如渴鹿逐阳焰一般,无有穷尽地追求、攀缘这些虚假无实的幻象,认为可以得到真实的东西,结果却变得更加迷乱,从而感受无尽的痛苦。只有具备了空性智慧的人,才能了知世界的虚妄自性,而远离无义的外境,内心的烦恼自然会止息下来,心的自性自然显露,从而于外境不再迷惑,超越轮回的束缚。 历史上很多开悟的祖师在明心见性后,了悟到世界的真相都留下了很多道歌。《永嘉证道歌》中说:“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在凡夫人的眼前,六道众生是真实存在的,自己也曾在地狱、天界之间无数次投生流转。时而感受难忍的地狱之苦,时而感受天人的快乐,患得患失始终放不下贪执。 出世间的智者通过空性慧证悟了世间的虚假本性,遍寻不到一个有实质的法,甚至三千大千世界亦不存在。正如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经》中说:“大慧!云何观察自心所现?谓观三界唯是自心。”《华严经》十地品中亦云:“三界虚妄,但是心作。”正是此理。
结语
凡庸世人认为世界非常真实,所以遇到悦意的对境生贪心,遇到不悦意的外境就生嗔、痴等,其实只是内心的错乱分别,是自证识的幻觉,如作梦一般显现着大千世界。作为寻求解脱的行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我们始终活在自己心识的世界里,自心前的外境并非实有,只是心前幻化的影像而己。一切内情外器均如梦如幻、无有实质可得。由此当不再有任何迟疑,从迷惑中出离而走向解脱的彼岸。万法执有诚愚昧,详察细究我何在? 吾佛空慧撼轮回,自他外器无不幻。
|
|
上一篇:比量世间的非量人生——以因明的观… | 下一篇:中观|梦中的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