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世界的真相——结合文学形象从因明角度看世界
来源:释圆醒 日期:2018-04-15 浏览量:2426

 

引言

21世纪以来,人类在太空科技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如黑洞的发现,暗物质的研究等,可以说人类已能上天入地,然而冷静思维一下,这些已经发现的就是世界的真相吗?结合科技发展史来看,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一定。

从广阔的宇宙鸟瞰,我们人类赖以栖息的这颗蔚蓝星球——地球,其实,我们对它知之甚少,虽然我们自认为了得,比如我们可以开采矿石进行熔炼,制造出各种金属制品,但是我们对于可怕的地震等,仍难以完全预测。同样,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虽说可以通过解剖、化学分析等了解很多,但仍无法了知全部真相,面对死亡、癌症,我们仍束手无策。

于是,我常仰望苍穹,慨叹人自身的渺小与无知,因为我们至今仍无法了解外境与自身的真相。

很幸运,今生能遇到稀有珍贵的佛法,它就像一盏明灯,为迷惘的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

正文

1. 观察境

在因明中,外境是识的对境,分为所取境、耽著境、显现境与照了境,这里识的法相即是明了觉知。

所取境指识以直接的方式来缘取外面具有自相的对境, 所取境从根的方面分为五根的对境,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的对境,从外境方面分为色、声、香、味、触五种对境。所谓耽著境,就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耽著某种事物而取的境。意思是以间接的方式取境,并不像眼睛见到色法那样直接取境,而是以分别念来取境。它主要是比量的对境,比量的对境全部叫耽著境。

所谓显现境,它是以有相、无相的方式而取的境,即以有行相和无行相的方式来趋入对境。有相就是总相分别,如经堂里的这根柱子是无常的,我执著“柱子无常”的这种概念的总相,这就是显现境;无相就是迷乱根识前显现的错误对境,比如我们挤眼睛时,看见虚空中有两个月亮,这二月的显现也是显现境。另外,我们自证的对境,自己内心当中了然明现的这种境,也叫做显现境。总之,正确的对境和错误的对境,都包括在显现境当中。

所谓照了境,它是不欺惑有境的一种对境。如我听到外面水的声音,循声去找肯定能得到水,外境不欺惑心识,我肯定能找得到它。不管是自相的法,还是总相的法,只要是不欺惑心识的对境,都叫做照了境。真实现量和比量的对境,全部可以包括在照了境中。其他的境也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言的。

2. 观察识

而作为识,可以分为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起分别、决定的作用),无分别识(即由前五根参与所产生的识,无有分别,不起决定作用);也可分为错乱识与非错乱识,错乱识如我们挤眼睛所见的二月,实际中并不存在二月,而我们当下又清楚地看到,这显然是一种错乱识,但这种识仍具有明了觉知的特点。

按小乘经部宗的观点,于第一刹那我们的根、外境、作意三者因缘和合,在下一刹那产生无分别识,第二刹那以根识与对境因缘和合,在第三刹那产生意现量,第三刹那产生的意现量作为分别识的对境,由此来判断并作出取舍,决定乃至衍生出种种分别心的状态。具体来说,如对悦意境会生出贪心,对不悦意境会生出嗔心,对平等的对境生出愚痴心。

3. 结合文学形象从因明角度看世界

下面我们结合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来具体分析凡夫是如何于外境上生出三毒烦恼的。其中最出彩的情节就是:有钱的商人老葛朗台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刚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他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最后他唤女儿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神甫来给他作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老葛朗台见到金子,便做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作家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维妙维肖的吝啬鬼形象,他对金钱的贪婪达到了极致。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金钱这个对境,例如金币,在我们眼前显现的缘故,可以作为显现境;眼识看见金币,当我们通过努力工作得到金币的报酬时,因为不欺惑眼识之故,这个境叫做照了境;别人说淘金的河里有金子,听到他的话,耽著它为对境而去取金子,叫做耽著境;眼睛已经现量见到金币,这个就是所取境。所以,一个对境可以从有境(心识)不同的角度,而安立为这四种对境。同样,金钱作为外境,也可以具此四种特点。可以说金钱成了老葛朗台一生耽著、放不下的东西,以致到死也不肯放弃,但我们要知道,外境作为一个无情法,它不会叫人去贪的,所谓“色(色法)不迷人人自迷”,从一个人对待外境的态度可以知道他的心识,葛朗台对待金钱的态度也是如此。从他临终时嘱咐自己的女儿保管好家产,到那边向他交差,又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愚痴,古今中外,没有人可以将金钱带到后世,即使再耽著,也无法带走分文。

老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将积蓄的金币6000法郎送给堂弟夏尔,以资助其经商,他发现此事,便大发雷霆,将女儿监禁起来,这事惊扰了他的妻子,使其一病不起,最终导致妻子死亡。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精明的商人,他不仅嗜钱如命,而且六亲不认,嗔心很大,谁若损害了他积累的金钱,他连妻子、女儿也不会认的。至此,一个已被金钱这种毒品迷醉,不知人性、亲情为何物的吝啬鬼形象已跃然纸上。

如果硬要把所拥有的财富说成是照了境(真实的东西)的话,那也只是暂时拥有而已。老葛朗台可谓吝啬到了极点,他为了省钱,家里整年也不买蔬菜和肉,全凭佃户送来,寒冬腊月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时还要克扣女儿和妻子的零用钱,他做木桶生意,计算得像天文学家那样精确。然而,从佛法来看,他着实是一个可怜至极的人,他做生意常用欺骗的手段,造了许多恶业,他下一世大概要去做饿鬼了!

对于金钱,我们凡夫人中,有谁能以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观念来对待呢?像五欲尘劳中其他的美名、美色等,我们又有几个不迷失其中的呢?

4. 何为正见

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于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之后,曾慨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然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陀为我们揭示了迷惑颠倒的原因,也给出诸多的良药,其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最根本的即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奉行佛教的教义。

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正语:正确的话语,说话应该诚实可靠,不说谎。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理。

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只有正见才能使我们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比如说,佛陀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享受好的东西,如好的饮食、好的衣服,而是说不要过分耽著它们,行持中道便可。对待金钱也是如此,用钱来布施,行持善法,便是金钱的主人。吝啬如铁公鸡,一毛不拔,即使家财万贯,也不过是金钱的奴隶。所以我们要奉行八正道,通过不断的修行来积资净障,若能如此,我们最终一定会生起戒、定、慧三无漏学,最终会和佛陀一样完全了达世界的真相。

结 语

如果用大乘唯识宗的观点来分析,外境并非实有,唯是我们的心识变现而已。此结论由明知因与俱缘定因推得,这样就打破了我们对外境的耽著。而对于我们的心识,则能用中观宗的空性观来破。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了达世界的真相,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外境与自己刹那迁流的心识,而学习因明有助于我们于名言谛中了达它们,于世俗谛中不颠倒迷惑。

上一篇: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 下一篇:轮涅之根——分析有漏根与无漏根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