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以他心 正己心
来源: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日期:2016-03-25 浏览量:3007

女众部现观系 根荣塔香

 

僧人是传承、弘扬佛法的根本,也是佛教教育的核心人群。故本文将《现观庄严论》遍智十法闻思的着眼点,锁定在如何培养僧格的这一问题上。力从将现观的学习回归到现实教育意义中来,让初学者可以从深奥的圣智境界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及价值,并为弘法利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僧格:是僧人在整个修学弘法过程中应具之品格。归纳而言其特点应具备以下两点特质:

一、坚固的愿景

二、执行的能力

从这两点出发的原因是,基于遍智十法的意义,发心是步入大乘之本,其次完善自己的能力,从而将愿景有效的执行。

一、坚固愿景的培养

(一)     根本发心利他

此处所要建立的愿景是大小乘的分基点——菩提心。具体而言,为了度化如母的一切有情,从而在长时间中追求三大目标。大心,断除自他之别,恒常利益有情;大断,断除一切障碍真实获得自在;大证,获得智慧为主的一切功德,从而获证实相并为他人宣说。

(二)发心之源教授

想正确的发起菩提心,必须依靠善知识的引导。在依止过程中依教奉行尤为重要。其中可以理解为教授,分为十种。包括一切可以诠释大乘要义的说法及行为。奉行是指身语意三门都恭敬依法而行。这么做的必要是通过善知识的引导,防止自己用凡情揣度圣意,将佛法变成世法在轮回中越陷越深。因此,所谓依教奉行虽然看似是个人崇拜,但其实质是对教授解脱者全然信任,逐渐放下自我,完全的投入解脱的一种表现。

(三)坚固发心之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与决定,主要是依于智商与情商。因此对于如何避免发心退转的问题,下文中主要从情、智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情感的归宿——三宝

在佛教中认为三宝是我们唯一值得依靠之处。因为不论是物质或情感,本质上都是刹那迁变的。既然迁变,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不稳定,成为痛苦的来源。因此情物二法并非究竟的归投处。但三宝本身的体性正好与此相反,佛宝即是究竟的觉悟,法宝是离欲之体,僧宝即是断证究竟的有情。故以其自身的无变、离垢等体性,可以成为永恒的依处。

2、见解所依——四谛

见解是指一个人看待及处理事物的角度与方法。作为佛教徒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并基于这样的视角逆流而上保持清净。四谛是佛教对于生命的认知,与超越当下生命局限性的方法。概言之,现今我们所处的世界及生命本身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不仅体现在粗大感知上,主要是因一切事物本身一直在刹那迁变,这种迁变会成为感受痛苦之因。如是迁变的原因是业与烦恼。即以业为因、烦恼为缘而迷现轮回,而凡夫在感受果报的当下又不断的积累下一世的业。故整个轮回本身是一种死循环,从其本身是无法找到突破方法的,唯有依靠无我的修道,认识到我的虚妄性方能断除二执获得解脱。

在修道过程中见解上若能时刻保持出离的觉醒,并以四谛为准绳衡量每一次抉择,那么必不会因对轮回假象产生迷恋而退失菩提。

二、执行能力

宏大愿景要落实才具有实义。下文中主要从自我修道与弘法布教两个方面来阐述执行愿景的方法。

(一)个人修道中的自律、自省

传统上,在讨论行为规范时,一般都会提及戒律。目的是依靠戒律中详细的行止,来约束三门并获得调柔。但戒律本身的安立是基于各自目的而划分取舍界限的。如小乘以希求自我解脱为目的,所以别解脱戒的安立主要以有利于解脱为准绳。因此在行持时如果能明确的了知取舍对境,则能更契合戒律的意义。

“遍智十法中将所缘对境确定在一切法的范畴中,并依靠取舍的方式分为十一种。对于取舍的判定,大乘中主要依靠是否与菩提心相应来进行分析。即如果以自私心出发,那么不论形象上如何善妙也成为舍弃之处。由此看来,从究竟上来说,唯一所取是诸佛之无漏功德法。但从基础的角度来说,包括微小善心在内的一切善业都应努力的行持,相反的恶法则需舍弃。

其次修道中应时刻保持着对自我的反省,这是及时避免错误与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具体反省的内容归纳而言有三种:1、是否因过度的追求乐受,从而将修行生活过度小资化。2、急于求成,把修行当成了交易。在短时间的投入中没有看到效益就心生懈怠,放弃修行。3、因为没有勇气与自信而妄自菲薄,从而放弃利生的愿景与行为。这三者是在修学初、中、后三个时期中次第容易出现的歧途。故为了使修行善始善终,应时刻反观自心保持觉知。

(二)弘法布教的勇气及根本的智慧与悲心

佛教如今的弘扬方式相较其他宗教来说,显得比较柔和与被动。除了教义本身提倡慈悲、和平且道高和寡之外。一部分原因应该是由教徒缺乏宗教情感与凝聚力所导致的。

宗教一词本身的含义是指通过理智抉择出来的真理。故所谓的宗教情感并不是盲目迷信。而是当教徒本身从教义中获得了利益,并基于利他的精神将教义传播给他人。此中即包括了对于自宗的感恩与实践教义的两重意义。其具体体现是排除个人崇拜、理性的根据四法依而行;不是一味的索取,将感恩心化成护教的勇气;以肩负他人幸福为己任的发心,行为上积极努力的弘扬佛法。

培养宗教情感是提高弘法勇气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根本。真正能够使佛法传承下去的是僧人相续中对于佛法的教义能够通达与证悟。那什么是佛法呢?归纳而言核心意义即是智、悲

 “智指空性智慧,所缘对境归纳而言是四谛所含摄的两种无我。我,指不变常恒、独立真实存在之义。无我是说明不论是物质,还是具有生命形态的有情,本身都只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没有实质可言。

按照实修的次第来说,二无我中首先修持的是人无我。人我既是凡夫误执的成实自我。比如从生下来至今,我们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改变过,主体一直是存在着的。但具体观察的时候可以发现,身体、大脑、心识中都没有我的存在,有的只不过是连续不断的相续而已,故为空性。法无我中的涵盖一切的事物,由于事物本身是有诸多的因缘所聚合,观待各种条件而存在,并且终将消散。所以没有不变实体的存在之法,故名法无我。

这两种无我可以分别对治人我执与法我执,是修行者的修持重点,也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悲是指用心体会他人的痛苦并予以济拔。虽然根据不同证悟境界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但总体来说都是因为看到众生因不知实相而受苦,想要利益的心态。具体的利益方式可以体现在菩萨后得所修持的六度上。即无有吝啬的施与一切所需;断除一切恶行而护持净戒;断除嗔恚损恼安忍一切;无有懈怠以欢喜勇悍之心趋入一切善法;断除散乱而一心专注;了知一切无实空性。此六种修持可以圆满利生时所需要的一切资粮,直接间接的利益众生。

“智悲双运是整个大乘的核心要义,所有的法义阐述皆依此而建立。故在弘法布教时它最初成为所学所证,究竟成为所弘所护及传承之命脉。

“遍智十法由发心为始,以定生佛果为结尾。不难看出,大乘一系列修道都是围绕着利生而开展的。故本文在论述僧格培养的目标与方式时,也唯一从这一角度出发,以期通过学习圣者的境界,策励自己能够慢慢的靠近大乘,并找到规正与放弃自我的勇气。

上一篇:识取境方式中“相识各一”观点分析 下一篇:名言中如何建立相续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