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简议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来源: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日期:2016-01-01 浏览量:3358

女众部现观系  叶慧虹

顶礼一切诸佛菩萨!

不变无造光明净佛性   自然流露智悲妙甘霖

一切有情无欺利乐源   众生怙主尊前我顶礼

提起佛教,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宗教,其实这是对佛教内涵的片面认识,真正的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真理教育,其与世俗社会本是和谐的一体。
   首先,佛教植根于世俗社会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舍弃王位趋入修行,是因为悲悯众生生老病死等诸苦,因此当他获得证悟时,自然要回归世间,实践其誓愿,故而三转法轮,如颂云:“能示现无见,世间真空相,说知及现见,不思议寂静。”因此,佛教就其本源而言,植根于世俗社会,其出世在究竟的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入世。

其次,现代社会更需佛教思想的融入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然而“据美国盖洛普调查证明:按100分为满分的话,中国消费者在1994年,幸福指数是69分;1997年最高,达到71分;十年后的2004年,却降到了67分。”可见,幸福指数的变化并不与物质生活的改善成正比。非但如此,近二十年来随着物质生活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沉重,以致走上自杀道路的人不胜枚举。
世界上有许多心灵药方,事实证明,其中最系统、最合理、最究竟的是佛教。从颂词“非此岸彼岸,亦不住中间,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便可见其一斑——佛教所揭示的万事万物实相智慧远离常断、有无、来去、生灭等二元诸边,故而可息灭一切由无明实执所带来的痛苦,获得无边智慧。因此,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高度发展,人类干涸的心灵沙漠亟需佛教思想的涵养,而大圆满法以其超胜的完整性、系统性、清净性、方便性等特性,更具现代意义。

再次,佛教的缘起性空是克敌制胜的摩尼宝

缘起性空观是释迦牟尼佛极具正见与创造力的发现——不管佛陀是否出世,这一特性都不会泯灭,如颂云:“无生无灭等,法性无破坏。”任何人拥有了它便拥有了克敌制胜的摩尼宝。

一、缘起性空的智慧力

凡夫所执著的任何事物无非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恒常、独立、实有存在,具有自性的。万法的实相便是缘起缘灭,本体空性,如颂云:“世间真空相。”了达这一智慧,可以让人摆脱种种烦恼,从快乐走向快乐。

二、缘起性空的慈悲力

既然万事万物无非是缘起性空的本性,那么你和我、人与动物、有情与无情还有何分别?人的傲慢有何用?不但毫无用处,反而会引生无尽的灾难。缘起性空决定了万事万物的平等一味性,如颂云:“法道最甚深,自性远离故,知诸法性一,故能断贪著。”人只有遵循这一真理,放下自我,尊重一切万物,才能实现二利。

三、缘起性空的双运力

通达了缘起性空,自能抵达“不思议寂静,世间灭想灭”①之境。其外现上抉择因果比粉细,内在则与法界融为一体。这样的人,无论谁与之接触,无不受益,其必将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中流砥柱。古今中外,如晋美彭措法王、索达吉堪布、益西彭措堪布、顶果钦哲仁波切等诸高僧大德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便是明证。

四、佛法促进社会和谐的优越性

世俗之法皆离不开实执性,既然有实执便会有烦恼,只不过是以一种烦恼替代另一种烦恼罢了。而佛教则不然,他以修心为本,以除去心之一切实执的染污为要,哪怕是清净法也不例外,如颂云:“此灭贪著边,执佛等微细。”因此无论外境如何变化,趋入真实修行的行人并不会增加烦恼,相反,恶劣的外境更能凸显行人隐藏的执著,进而对治,使行人了悟到“知诸法性一”之境,从而断尽烦恼。

并且,一个人在无烦恼的状态下处理问题常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顺利,原因何在?烦恼的根源在于自私作意的心态,这种心态必将阻碍与人的交流与合作。而我们的社会是众多器情聚集作用的世间,离不开合作与共赢,所以必须要有利他精神,而这一点,正是佛教菩提心的内涵。因此,佛教对于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是世法无可比拟的。

五、走出对佛教认识的误区

提起佛教,最令人费解的当属宗教仪式与神通了,佛教也因此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并有了“迷信”的别称。其实,这都是对佛教缺乏正确认识造成的。

首先,就宗教仪式而言,它并不是修行的目标,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借以达到修心的目的。以大礼拜为例,“为何要伸直全身,投向常是肮脏的地面……是摧毁骄慢的方法之一。”诸如此类,可见佛教的仪式其实都基于修心而创设的。如果修行人只关注仪式,而不观察自己的心,训练和调伏自己的心,那么仪式就变得毫无用处,甚至有害了。

其次,关于神通。很多人对于佛教的神通津津乐道,其实,神通只是在修行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成就,不只是佛教,外道也有。但修习佛法若执着于神通,则将造成修行的严重障碍。其实,真正的佛教行人不会追求神通,索达吉堪布也说道:“若身处五彩缤纷的世间,却不为外境所转,恒持正见,增上出离心、菩提心才是最大的神通。”

六、佛教与社会融合的策略

综上可知,佛教与世俗社会本是无有异相的一体,那么如何促进此二者的融合呢?

1、加强佛教团体内部的管理与建设

僧团内部良好的管理与建设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一方面需要借鉴现代成功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佛教团体的特点,充分调动人员的能动性,创设有利于僧团的管理与建设体系。

2、倡导闻思修的密切结合与协调发展

闻思修是佛教生命力的源泉,此三者必须密切结合并协调发展,如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所言:“听闻的智慧,要能认识烦恼;思维的智慧,要能降服烦恼;禅修的智慧,要能根除烦恼。”又如颂云:“说知及现见。”历史上诸高僧大德能取得成就,无一不是精进闻思修的结果。

3、重视僧才队伍的建设

两千多年来佛教绵延不绝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高僧大德前赴后继的忘我努力。寂天菩萨、麦彭仁波切、门措上师……他们如同严寒中的太阳,又似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众生前行的方向。因此,佛教要在当今社会弘扬,也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形成发现人才、塑造人才和利用人才的良好机制。

4、增进与政府的交流与合作

人类的冲突往往是在双方缺乏沟通,存在误解或隔阂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佛教组织要积极增进与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交流,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与发展的途径。

5、循序渐进地在大众中普及佛法教育

苹果手机若交到一个幼童手里,只会被砸坏或弃之不理。同样,深奥的佛法若与实执深重的凡夫宣说,也不会有任何好处。因此,我们在大众中普及佛法教育也需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比如在普及的范围上,采取由点到面的方式;在普及的内容上,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等等。

6、开设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学习活动

佛教文化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修持佛法,有必要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佛教文化学习活动,使佛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净化众生心灵,促进和谐发展。

“如有情世间,器世未清净,修治令清净,即严净佛土。”尽管如法修行,利益有情是每一位佛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然此文纯属根器下劣之人分别心所撰,是故不敢言及利他,唯是自修而已。若有见此获益者,亦是上师三宝大悲加持所致,愿以此功德令一切众生悉皆永尽三有之苦,恒得无上菩提之果!

上一篇:略说万法的无实与显现 下一篇:以定解遣除增益之理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wybuddhist@163.com告知,我们立即删除